解剖学课程组

来源 : admin     发布时间 :2010-05-05    浏览次数 :31515

 一、课程组负责人简介
   
张晓明,浙江大学教授,唐立新教学名师,浙江省科协委员,浙江省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医学教育基础专家;国家医学汉语考试(MCT)命题专家,《解剖学杂志》编委;浙江省在线精品课程《系统解剖学》和《人体结构功能与健康》负责人。BMC Neurosci, Aging, Life Sci, Neurochem Int, Exp Neurol等期刊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个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糖尿病多脏器损伤与脊髓损伤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研究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论文20余篇,主持发明专利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1项,浙江省互联网+教学一等奖,浙江大学优质教学一等奖。同时作为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出版国家级教材5部。
 
 二、 课程组师资队伍组成

张晓明:教授,博士,课程组组长,八年制和留学生(系解、局解)主讲教师

方马荣:教授,博士,临床医学本科局部解剖学主讲教师

赵经纬:教授,博士。

王良:研究员,博士。

韩曙:副教授,博士。

郑莲顺:副教授,博士,课程组教学秘书,人体形态学和头颈部解剖学主讲教师。

周婧:副教授,博士,局部解剖学教学秘书,人体解剖与组织学主讲教师。

蒋磊:讲师,博士,人体解剖学乙主讲教师。

张超:副教授,博士。

 
 三、 课程组目前承担课程

《局部解剖学》:授课对象为5年制和5+3临床医学本科,8年制巴德年班,留学生,研究生等。研究生局部解剖学分头颈部、腹部、运动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四门课程。

《临床应用解剖学》(选修课):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本科。

《基础医学导论》(整合课程):授课对象为5年制和5+3临床医学本科。

《人体形态学基础实验》:授课对象为5年制和5+3临床医学本科。

《系统解剖学》:授课对象为8年制巴德年班和留学生。

《头颈部解剖学》:授课对象为5+3口腔医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学》:授课对象为药学、药物制剂本科。

《人体解剖学乙》:授课对象为预防医学和5+3口腔医学。

 
 四、 课程组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

教学研究项目: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系统解剖学》,校级,2018年,张晓明主持。

2.《基于TBL的系统解剖学教学研究》,省级,2018年,柳华主持。

3.TBL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探索》,院级,2018年,柳华主持。

4.《临床案例结合TBL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探索》,院级,2018年,郑莲顺主持。

5.《2019年浙江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ITBL在医学整合课程中的探索与实施》,

校级,2019年,柳华主持。

6.《人体结构功能与健康》MOOC课程,校级,2019年,张晓明负责。

7.《系统解剖学》(全英文)MOOC课程,校级,2019年,张晓明负责。

8.《人体形态学基础实验》MOOC课程,校级,2019年,柳华负责。

9.《上下肢局部解剖学》MOOC课程,校级,2019年,郑莲顺负责。

10.《头颈部局部解剖学》MOOC课程,校级,2019年,郑莲顺负责。

 

教学论文及教学会议: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局部解剖学课程督导实施》,解剖学杂志,富丽琴张晓明王青青等,20196月。

2. 《医学院校实验室开放回炉式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沈良华姜华东顾传龙等,20191月。

3. 《以捐献遗体接受工作为平台,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解剖学研究,沈良华姜华东顾传龙等,20185月。

4.遗体捐献者病案库的建立及应用》,解剖学杂志,沈良华姜华东顾传龙等,20183月。

5. 《药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姜华东顾传龙沈良华等,201712月。

6.《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江路华张晓明,20178月。

7.骨科手术模拟训练在运动系统解剖学中的教学实践》,解剖学杂志,顾传龙姜华东沈良华等,20166月。

8.构建MOOC课程嵌入人体结构与功能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张晓明夏强欧阳宏伟,20158月。

9. 江浙沪医学教育年会中大会报告,浙江温州,报告人张晓明,20181026日。

 

出版教材:

系统解剖学(英文版)浙江大学出版社张晓明主编,201512

 


 
 五、 本课程组特色和创新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医学生在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前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而对人体构造认识理解和记忆都是来自于模型标本的观察和尸体解剖。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学为先导与实践同步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 师生互动“同步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既“讲、学、练"同步进行,将课堂中讲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内容在实验室强化学习和训练。

2. 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解決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改革模块,把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设立几个回题,通过学生讨论,解答问题,从而达到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 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活动,开学后对学生定期开放医学人体博物馆和实验室。学生可以自行观察陈列标本、塑化标本、人体断层标本和实验室的解剖模型。人体博物馆2012年开馆,建筑面积1500m2,由前厅、多功能厅和人体解剖、病理解剖、组织胚胎三个展厅组成。展厅内陈列有塑化、铸型、断层等各种类型精品标本2000余件,是学生学习标本的重要场所之一。

 

4. 课程组网络教学条件成熟,已经拥有好几门我们自己的MOOC在线课程。学生可以随时使用网络进行解剖学的学习。

 

5. 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已经拥有人体解剖学标本题库网络自主学习考试平台》,熟练应用此软件,方便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