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学课程组

来源 : admin     发布时间 :2010-05-05    浏览次数 :28944

 一、课程组负责人简介
 

 

  李继承,教授,博导。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细胞生物学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解剖学与细胞生物学系主任。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细胞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遗传学分会委员、浙江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系欧洲淋巴学会理事、美国、德国解剖学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AAA)会员。
兼任美国The Anatomical Record杂志亚洲副主编,Neuroembryology and Aging、分子细胞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解剖学报、基础医学与临床、科技通报、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和中国免疫组织化学杂志编委。
曾任中华医学奖主审员、评委。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奖 主审员、评委。
1997年列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梯队),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 2001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二、 课程组师资队伍组成
周俊副教授 丁世萍副教授 杨友金副主任技师
徐伟珍讲师 李仲杰讲师 李冬梅讲师

 
 三、 课程组目前承担课程

  1. 医学信息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必修课
  2. 网络生物医学信息获取及应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硕博学位课程
  3. 循证医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选修课
  4. 基础医学模块1:巴德年医学班,  临床推理纵向课程的医学信息学
  5. 基础医学模块3:巴德年医学班,  临床推理纵向课程的医学信息学
  6. 医学信息应用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必修课
 
 四、 课程组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
编写和出版的教材
  1. 《组织学与胚胎学》 李继承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2.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李继承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3.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纲要与练习》 李继承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4. 《组织学与胚胎学》八年制全国统编教材  李继承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 《医学细胞生物学》李继承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6.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与练习》李继承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7. 《组织学与胚胎学》全国统编教材  李继承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8.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技术》 李继承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9. 《组织学与胚胎学》八年制全国统编教材  李继承副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0.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英文教材 李继承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1. 《中国大百科全书》细胞生物学分册,李继承副主编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1
  12. 《10000个科学问题》 基础医学,李继承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课程网址:http://10.15.11.50/k/0.htm,有完整的组织胚胎学教学CAI课件。

 
 五、 本课程组特色和创新

历史沿革:组织胚胎学课程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912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的成立伊始,组织胚胎学由留学归来的病理科医师兼职讲授。1948,组织胚胎学课程由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蔡堡教授创建,课程开设至今已有半个世纪有余。 70-80年代,在姚竹秀教授的努力下, 购买了Olympus荧光显微镜、细胞培养设备 等一系列仪器,组织胚胎学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起,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在顾文详教授和倪秀生教授的领导下,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每年进行教学、科研交流,已坚持了30余年。1980年三校合编了《组织胚胎学》教材。课程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顾文详教授参编的成令忠教授主编的《组织学》是全国组织胚胎学专业教师使用的权威书籍。90年代后期-至今,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在李继承教授的领导下,购置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学科建设取得高速发展。并不断深化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于2003年主编了面向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精品课程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以及配套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纲要和练习》;2005年主编了《医学细胞生物学》,以及配套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和练习》。2004年作为编委参加卫生部八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编写。2006年和2008年分别被卫生部教材中心聘为卫生部第七抡五年制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主编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技术》主编。2007年被美国解剖学会聘为《The Anatomical Record》副主编,在国际和国内同行中有重要的学术影响。2009年聘为卫生部第二抡八年制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副主编,同年,分别被聘为北京大学出版社《Histology and Embryology》英文教材主编和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百科全书》细胞生物学分册副主编。本课程于2006年和2009年被评为浙江大学优质课程和浙江省精品课程。2000年以后浙江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列入全国同行领先水平,实现了老一代浙医组织学与胚胎学人的心愿。

教学特色:
1)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创建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和英文教学。
2)创建了全方位的立体化的组织胚胎学教学新模式,实现了教学现代化,并具有适应新世纪的新的教学特色。
3)将自己研制的完整而系统的组织胚胎学CAI课件应用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建立了教学的多媒体化的新思路。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组织胚胎学的理论讲授:以2学时为一个单位。32学时囊括了组织胚胎学全部理论内容。此外,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随时将与本学科相关的科研新进展内容纳入到理论课堂中来,如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等,也引用组胚教科书插入框中的有趣的科普知识,达到延伸教学内容,活化教学的目的。
    实践性教学:组织胚胎学的实习课以3学时为一个单位。48学时包括,44学时组织学内容,4学时胚胎学内容。观察切片100张,除了HE染色,还有特殊染色的切片。此外,还有50张示教的切片,如黄体、胰岛三种细胞的特殊染色切片等。使学生不仅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目的,还扩展了知识面。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与课程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能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教师主编设计,将教学的100张切片及胚胎的发生和发育制作成CAI课件。2006医学院校区整体搬迁后,建立了数码互动实验室,全面实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国际接轨,成为对外开放的教学改革窗口。在每次实验课开始时,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能当堂播放所要观察的切片内容,镜下的真实结构再现荧屏,学生先接受多媒体教学讲解,然后自己观察组织切片或模型标本,节省时间、效果好,受到同行的称赞。
2) 组织胚胎学英文原版彩色图谱与课件配套,是课件内容的书面写照。学生人手一册,便于课上使用,课下复习。
3) 组胚学生每人一套与电脑连接的数码互动显微镜,便于学生课堂随时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可以图片的保存和查阅重温多媒体课件,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
随着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课程整合是体现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具体方式,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在2003年,我们与其他学科进行密切合作,对组织胚胎学和其他5门相关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编写了《基础医学教程》教材,按器官、系统进行编排和教学,使之成为一门全新的、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整合课程。


实验课堂教学照片

科研特色:

目前有肿瘤的表观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研究;重大传染病的的蛋白组学研究;淋巴孔调控因子与信号转导途径和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等个研究方向。在淋巴学研究领域本学科处于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在肿瘤淋巴学,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细胞分化及细胞超微结构,肿瘤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科研经费充足,学术成果斐然。承担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和浙江省重大专项项目。近5年来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拥有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两个博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