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基础医学2020 > 党建思政 > 学习专栏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编辑:admin 作者:范娜娜 时间:2010年10月29日 访问次数:20595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为主题的报告。十七大的一个亮点是有关民生的问题,这让我加深了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理解与认识。
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的基础,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也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农民增收的高度重视。
一、中共中央关于 “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1.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2003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抵御住了突如其来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严重影响,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针对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有建立的严峻形势,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政策集中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抓住了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结合点,是解决当前矛盾和促进长远发展的结合点。既有利于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又有利于防范市场风险;既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又能够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既是缓解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这是农业和农村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管用的基础工程。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夯实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做好了这项工作,就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繁荣。
                                          ---2010-04-23  来源:我的网站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共32条,分为8部分: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七、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八、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人民日报》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扎实贯彻《意见》,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节选自《人民日报》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2006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来源新华网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之所以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主题,是因为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基本着力点。没有现代农业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一些地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过分偏重村庄建设,忽视发展生产特别是现代农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村庄整治和住房建设上,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搞成了新村建设,偏离了新农村建设健康协调推进的轨道。中央在2007年一号文件中突出发展现代农业这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既有利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也有利于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导到生产发展上来,确保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确定的方向顺利推进。

  同时,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2010-04-23 15:29:51 来源:我的网站

5.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既包括深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又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基本支撑,还包括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内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既是多年积淀的老问题,也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凸显的新矛盾。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在农业,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基础脆弱。必须把农业的基础夯实做强,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来源新华网

6.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
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
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监测,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根据新增农业补贴的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农业155   2009-2-12

7.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要求“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更加凸显“三农”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意义,这不仅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根本之举,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需求。特别是,文件着眼于以改革创新这个基本动力来促进城乡统筹,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与宏观环境;立足于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强化基础支撑,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来源新华网

正当农民欢庆丰收、迎接新春的时候,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表了。喜讯传遍大江南北、村村寨寨。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此前连续6个一号文件,年年有新政策,年年送“大礼包”,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
---2010年02月01日 来源:人民网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即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以财政政策为主,也包括金融政策)将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一般的农业补贴措施,包括了由政府所主导的、有利于本国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保持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所有政策措施,如农产品价格与保护措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服务支持、对农村低收入者的补助等等。农业补贴基本使用财政手段,其主要政策目标是保证本国粮食安全、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
从农业补贴政策实施上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以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形式出现,之后逐渐扩展到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用电补贴、贷款贴息补贴等方面。
                             ---- 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问题探讨  来源:重庆市农业局

二、农业补贴具体政策:
1.种粮补贴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2004年要增加资金规模,在小麦、大豆等粮食优势产区扩大良种补贴范围。
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也要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要本着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原则,制定便于操作和监督的实施办法,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2003年12月31日)

我国从2000年开始研究改革粮食补贴方式,提出将补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建立粮食直接补贴制度的初步设想,并于2002年开始在部分省份进行试点,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同时,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2006年,由于成品油调价,农资价格上涨,又增加了农资综合补贴,并提出完善粮食直接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7年,我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两项补贴总额达到427亿元,比上年增加165亿元,增长63%。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为主要内容的收入补贴和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专项补贴以及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相结合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兼顾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等多种政策目标的要求⋯。
                                  ---学术交流 2008总第174期第9期

2.农机补贴
三夏”时节历来都是农机销售的高峰期。截至5月31日,全国共执行农机购置补贴74.1亿元,占首批中央财政下达补贴资金的74%,共补贴农机具227.3万台(套),受益农户170.27万户。收获机械和拖拉机颇受市场青睐,销售日益升温。
5月底以来,全国由南至北陆续进入“三夏”大忙时期,农民购机、用机热情不断高涨。为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编印了《农机购置补贴申请程序图》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问》,并下发至各乡镇和行政村,让农民切实明白购机补贴政策、程序和要求,做到政策实施公开、公正、透明。
    今年以来,各地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扎实促落实,严格抓监管。山西省加强对玉米、薯类收获、保护性耕作等机具补贴信息宣传,引导农民选机购机;山东省把玉米小麦互换割台的收割机作为重点补贴机具,满足了农民跨区机收的需要;江苏省对拖拉机报废更新予以优先,对联合收割机的报废更新给予财政补贴,进一步激发了农民购机的热情。内蒙古自治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责任制,区、盟市、旗县层层签订购机补贴专项工作责任状,保证政策落实不走样;湖南省通过改变补贴资金分配方式,调整部分机具补贴标准,优化了补贴资金投向;黑龙江省放开农机经销部门的自主权,取消了省政府采购中心招标采购环节,农民持购机补贴协议即可到生产企业确定的农机经销商自主择优选购农机设备,保障农民自主购机权。
                                      ---- 2010-06-03  来源: 农业部网站
3.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西省农村考察时指出,“国家目前实行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不仅不会改变”,还要“巩固、完善、加强”。
  巩固,就是不能动摇;完善就是根据需要,不断增添补助种类;加强,就是补助的钱还要增加。
  “我们每年都要为农民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要坚持下去,什么时候都不会变,如果变也是往好处变。”温家宝说,“国家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粮食的收购价格不会低于去年。要把这个信息早点告诉农民。现在尿素的价格稍微有点高,国家正在考虑给农民增加一些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使农民种粮的收入不会比去年少。”
                                     ---2007年04月24日 来源:经济快讯
4.家电下乡
“我们承诺,一定保证质量、保证渠道畅通、做好商品供应、完善农村销售网络、做好宣传指导、加强售后服务、自觉接受监督、保证承担责任……”今天(1日)下午在诸暨市举行的我省(浙江)“家电下乡保质量优服务讲诚信”活动启动仪式上,我省34家“家电下乡”中标流通企业向全省所有的农村消费者郑重承诺。

  在启动仪式上,34家中标流通企业受牌,供应商代表与省有关方面,销售企业代表与相关县市主管部门分别签订诚信责任书。所有中标企业在诚信宣言板上签字,对“家电下乡”保质量、优服务、讲诚信作出承诺。

  我省属于全国第三批推广“家电下乡”的省份。记者从省经贸委获悉,由该委和省财政厅共拟的《浙江省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已获省政府批准,日前正式下发。省财政厅也出台了《浙江省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目前我省152家中标生产企业和34家下乡销售企业都已完成在所在地县级经贸部门的备案。
                                      ---2009年04月02日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