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浙江大学2023基础&临床医学交叉融合前沿论坛顺利召开

来源 : 0922B25     发布时间 :2023-05-31    浏览次数 :2176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基础与临床学科交叉,加快构筑临床基础学科融合发展新机制,2023年5月28日,“浙江大学2023年基础&临床医学交叉融合前沿论坛”在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顺利召开。医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医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夏标泉出席27日圆桌会议,德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原副校长来茂德教授,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王青青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徐浩新、副院长杨巍、赵鹏(双专)教授,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虞朝晖教授、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宋章法教授、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罗琼教授、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毛建华教授、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副院长应颂敏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论坛开幕式由基础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楼建晴主持。论坛由基础医学院、浙大一院共同主办。

集体合照.jpg

来茂德在开幕式上结合自身经验就基础临床交叉融合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提出重大的研究成果一定是通过学科交叉得到的,基础与临床的有效合作,需要两者有共同兴趣,要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同时,他与参会者共勉,希望大家铆足干劲,抓住新方向,更好更快地进行基础临床医学交叉融合研究。

来校长.jpg

虞朝辉代表临床专家致开幕辞。他从医院高质量发展所承担的任务和战略需求出发,希望基础医学院和兄弟医院更大更多更深层的融合发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打造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基础和临床交叉融合新高地,夯实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建设。

虞朝辉院长.jpg

开幕式上楼建晴首先向与会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表示将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基础医学院和各附属医院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培养更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创新型人才、推动基础临床医学交叉研究提供崭新的平台和机制。

楼书记.jpg

本次论坛分六部分,每部分由2个主旨报告和1个专题讨论组成,旨在鼓励基础和临床医学专家共同探讨学科交叉的经验。

基础医学院院长徐浩新教授首先作“基础研究到罕见病治疗的距离”的主旨报告。他分享了自己的基础研究被成功用于临床治疗的经历;以TRPML1等通道蛋白为例,分享了团队在溶酶体通道蛋白相关罕见病领域的研究。

1 徐浩新.jpg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杨巍教授分享了团队与各附属医院合作的成功经验,介绍了TRPM2离子通道和NMDA受体相关新药研发上的研究成果。

杨巍.jpg



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罗琼教授深耕产前诊断和孕期疾病领域,在会上作题为“胎盘源性疾病发病机制探索”的学术报告,深入介绍了团队对以子痫前期为主的多种胎盘源性疾病发展机制的研究及抗免疫治疗等治疗思路。

2 罗琼.jpg

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副院长应颂敏教授一直致力于气道炎症与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病理调控和靶向治疗等研究。他以“基于临床问题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实践探索”为题详细介绍团队在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损伤与炎症在慢性气道疾病中的机制研究。

4 应颂敏.jpg

冯友军教授聚焦“耐药细菌感染”,将细菌脂肪酸和生物素引入科研,为临床ESKAPE超级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和感染带来新策略。刘婷教授探讨了DNA损伤应答的分子机制以及一些基因组不稳定相关的疾病发生机制与治疗策略。胡薇薇和陈晓教授分别介绍了基于组胺受体的脑疾病治疗和基于肌腱组织工程的肌腱再生修复策略。钱鹏旭研究员和药学院李洪军研究员从不同角度解析优化CAR-T细胞疗法,助力肿瘤治疗。浙大一院消化内科金希主任医师介绍了通过医工信学科交叉,研制集成超声/光声双模态技术的新型消化内镜微型超声探头,并实现产品转化的经历;胡少华教授专注于精神健康,就双相障碍的精准医疗与在场的各位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123.jpg


会上,基础医学教授、临床科室主任、年轻医师针对主旨发言,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讨论。大家真正碰撞了新思想、启发了新思路,结交新朋友、共谋新合作。

图片1.png

最后,杨巍和赵鹏分别作会议总结,并提出在今后工作中要精准对接,双向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展更多更有效的基础临床医学交流活动,共同促进浙大医学的加快发展。本次会议还收集到与会专家有关交叉学科合作意向需求表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