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基础医学2020 > 党建思政 > 党员之家

重走西迁路,寻根求是魂 --实验教学中心教工支部党日主题活动

编辑:0920020 时间:2023年06月01日 访问次数:119

5月30日,基础医学系实验教学中心教工支部联合民革浙大委员会医学支部前往建德市梅城镇开展“重走西迁路,寻根求是魂”主题教育活动。

实验教工1.jpg

建德市梅城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梅城早年为睦州、严州府治所在地,而今已成为浙大人追忆感怀校史校情的“初心地”和求是创新精神薪火相传的“起航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战争造成高校数量、人员的锐减,图书及珍贵仪器设备遭受劫掠、损毁。我国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当时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先生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信念,从1937年11月起率领全体浙大师生,踏上漫漫西迁路,最后于1940年1月到达贵州遵义湄潭,坚持办学七年。在西迁途中,沿途在浙江建德梅城、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三地历经千辛坚持办学,足迹遍及浙、赣、闽、湘、桂、粤、黔7省,所以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播种机,在大西南半壁江山播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同时也是宣传队,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

实验教工2.jpg

实验教工3.jpg

在86年前,梅城镇见证了浙大师生当年不畏艰苦、不忘救国的求是精神。 支部党员重走浙大西迁办学旧址纪念馆、浙大西迁原教务处、竺可桢教授办公地点、文澜阁、学生宿舍旧址,最后至南门码头。身临纪念馆中当年艰苦岁月的场景,走在西迁的每块石板路上,浙大师生当年艰苦不忘治学,读书不忘救国的求是精神直击每位党员的心灵,回想竺可桢校长发人深思的两个问题:“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身为教育工作者,实验教学中心的党员同志们再一次深刻体会到肩上的责任与担当,纵使烈日当空,炎热的高温也无法阻挡同志们前行的热情。“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一代又一代浙大人的担当和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