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别样的致谢|情感真切,思考通透

来源 : 0922B25     发布时间 :2023-07-05    浏览次数 :897

“修业五载,终临下山之日。心中惶恐不安,未有昔日构想之愉悦。临行临别,溯其根源,应是未得恩师欧阳宏伟教授之绝学,尚未参透门派心法。……如此想来,恩师即是‘至上法宝’,恩师与我已结缘,我便得‘至上法宝’。”这是基础医学院博士生梁仁杰论文致谢辞中的一部分,他的专业是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他提到的恩师欧阳宏伟,是浙大基础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10.jpg

欧阳宏伟觉得这个致谢辞很有意思,就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里。

但梁仁杰说,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这个致谢不算是文言文,“我认为是类似武侠小说叙事方式的文体。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对于研究结果的描述也应该使用简洁明了且严谨的话语,但是学位论文的致谢部分却是每个学生能进行自我发挥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整个学位攻读过程所获得帮助的感谢。” 

11.jpg

论文致谢像是电影的彩蛋,可以激发别人的兴趣

在梁仁杰看来,他们团队把人生看成一场历练,认为人的一生需要不断的打怪升级,这与武侠小说中主角历经艰难,把武功修炼到最佳境界并济世救人非常相似。“再加上欧阳教授也很喜欢用武侠小说中的桥段类比他的人生体会,因此我选择类似武侠小说中表达方式的文体进行博士论文致谢部分的写作。”

12.jpg

梁仁杰认为,论文致谢最重要的作用是去感谢我们在攻读学位期间,给予过帮助的人和事物。“其实这段致谢主要就是介绍了欧阳教授归纳的两种方法学,分别是“七剑”和“三力”,并对欧阳教授对我的培养表达了感恩之情。”

他解释道,“七剑”可以看作是做成一个项目的七个步骤,“三力”就是自己应该具有的三种能力,分别是管理时间的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和勇气。

“在我的致谢中,我认为我毕业的焦虑主要源自于对老师这两种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害怕自己进入社会之后没法做好项目。”但是仔细一想,梁仁杰又觉得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已经训练了五年,对这两种方法肯定是有所掌握的,而且我还可以结合工作内容继续锻炼。此外,欧阳教授与人为善,对学生也很好,所以我毕业之后遇到难题仍然可以请教欧阳教授,因此最后我觉得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我肯定也可以通过不断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境界。”

其实一开始,梁仁杰也会担心别人看不懂,但是他后来觉得这或许像是电影的彩蛋,可以激发别人的兴趣,也就是对于我们课题组以及课题组研究方向的兴趣。

“一篇好的博士论文可以作为一个领域入门者的启蒙,因此我觉得如果提早进入科研训练的本科生能看到这样的致谢,或许能对我们团队或者对我们的研究方向产生兴趣,以实现对我们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团队的推广。”梁仁杰也希望对再生医学领域感兴趣的学生能进入欧阳教授的团队进行学习,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13.jpg

梁仁杰的专业是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方向是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他博士课题的目的是想为临床上肿瘤切除或者创伤等因素造成的大尺寸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再生医学治疗技术。

“我主要基于丝素蛋白这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数字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构建了可以促进大尺寸皮肤缺损以及骨缺损高效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梁仁杰未来的工作计划,是去到企业,研发出创新的植入式医疗器械/支架产品,帮助临床患者实现高效的组织再生,也就是做出能切实帮助患者的医用产品。

致谢稿是回望、感恩、释怀、喜悦和憧憬

“翻阅博士论文打印本,看到最终的致谢,觉得惊艳,不仅是文字,更体现在动人的真诚,似乎感受到学生下山时的顿悟和回望。”欧阳宏伟以前也看到挺多感人的致谢,感觉梁博士的致谢多了一些武学的风范和领悟的通透。

发到朋友圈除了和大家分享外,欧阳宏伟还感到很高兴,因为感觉到学生有些懂我。“我有时感觉到做教授的一个好处就是:因为交流和教学相长,未来会多一些懂自己的人群,便不会孤独。”

像欧阳宏伟这样的教授,一般自己的学生写的致谢稿一年有2~3篇,别人的学生写的也会看到3~5篇,他认为,能打动人的致谢需要有思想和有情感。

14.jpg

欧阳宏伟认为,致谢稿是一种对过往的回望,一种对师友家人的感恩,一种对困难挑战的释怀,以及一种越过山丘的喜悦和憧憬。他说自己喜欢真实触及灵魂的致谢文字。

而梁仁杰的致谢辞,在欧阳宏伟看来,是“情感真切,思考通透,文字精致,玩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