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第12届基础医学学术墙报日 | 十佳有话说

来源 : 基础医学系     发布时间 :2022-11-13    浏览次数 :2039

       2022年11月4日,第12届基础医学学术墙报日完美收官。通过专家评审,评选产生出2022年“十佳墙报奖”得主,他们分别是:杨德航、王玲芳、盛祖康、李金、王紫欣、雷思琴、王昕茹、苏楠楠、陈浪、叶文静。展出的215份墙报,每张都有出彩之处,也许你和十佳只有一步之遥,让我们来看看十佳墙报都聚焦了哪些研究问题?在哪些研究方向上创新突破?让我们与获奖者比肩,在切磋交流中同行!

   

墙报题目:Gasdermin D maintains bone mass by rewiring the endo-lysosomal pathway of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 杨德航

导师:王迪

20221113221845.png

杨德航(右三),王迪教授(左一)

       Gasdermin D(GSDMD)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介导细胞焦亡的成孔蛋白。值得注意的是,生理状态下GSDMD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存在组成性表达,GSDMD是否存在非焦亡的生理功能,以及除了p30以外是否存在其他功能性切割片段也成为领域内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引起大家的关注。本研究首次发现在组织定居型巨噬细胞-破骨细胞中GSDMD发生切割并产生p20片段(非经典的促焦亡p30片段),并通过定位在早期内体上调控溶酶体的成熟分泌进而维持机体骨稳态,揭示了GSDMD p20在调控组织稳态中的新功能,并拓宽了对GSDMD在不同生理条件、不同细胞类型、不同切割产物的全面认识。同时我们提出一种假设,GSDMD在生理状态下可能在一些特化型分泌细胞中参与特定囊泡的运输和分泌过程。

       很感谢基础医学院提供墙报展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同时广交朋友,交流科研心得,我也十分荣幸能获得十佳墙报的荣誉,更加激励了我要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努力。


      墙报题目:m6A Modification Confers Thermal Vulnerability to HPV E7 Oncotranscripts via Reverse Regulation of its Reader Protein IGF2BP1 upon Heat Stress

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王玲芳
导师:许志宏
 20221113221905.png

王玲芳(左一),许志宏教授(左二)

       本研究主要从热处理对HPV16 E7病毒蛋白的影响入手,发现:

      (1)温和的热处理可以下降HPV E7 mRNA及其蛋白产物水平并抑制HPV阳性宫颈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2)HPV病毒蛋白RNA上存在m6A修饰,并受到m6A修饰的调控;

      (3)提出了“m6A修饰RNA反向调控m6A识别蛋白的命运”的新概念。

       感谢导师和师兄弟们在海报制作和展示过程中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基础医学院给予展示课题组最新研究内容的机会,感谢各位评审专家对我研究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明年的墙报展可以带给大家新的有趣故事。


墙报题目:VAPB-mediated ER-targeting stabilizes IRS-1 signalosomes to regulate insulin/IGF signaling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盛祖康
导师:周以侹
20221113221914.png

盛祖康(三排左二),周以侹教授(一排左三)

       生物大分子“液-液相分离”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无膜细胞器,并在细胞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课题组在先前的工作中揭示了insulin/IGF信号通路中关键支架蛋白IRS-1能够驱动“液-液相分离”,进而形成无膜信号体,以实现信号的快速响应和传递。然而,IRS-1无膜信号体的结构和功能在细胞质中是如何维持的,受到何种调控,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IRS-1相分离液滴在细胞质中会特异靶向内质网,通过互作质谱筛选出介导IRS-1膜靶向的内质网膜蛋白VAPB,同时还鉴定出决定两者直接互作的关键位点。进一步发现,IRS-1与VAPB的相互作用保证了IRS-1的稳定性。体内外敲除VAPB,会导致IRS-1稳定性降低,抑制insulin/IGF信号的传递。VAPB KO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葡萄糖不耐受、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症状。

       综上,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一条由内质网调控细胞代谢稳态的新路径,还为有膜细胞器调控无膜细胞器提供了又一实例。

在此特别感谢周以侹老师和郑莉灵老师对本课题的悉心指导,感谢高修奎师兄以及实验室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

      在此特别感谢周以侹老师和郑莉灵老师对本课题的悉心指导,感谢高修奎师兄以及实验室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


墙报题目:Screening of LC3-modified proteins reveals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HIDE1 LC3ylation on mitochondria

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李金
导师:刘伟

20221113221920.jpg

李金(后排左四),刘伟教授(前排左三)

       LC3是自噬通路中的关键蛋白,目前只知道LC3可以修饰脂质。由于LC3的结构和特性与泛素非常相似,我们大胆假设LC3是否也能像泛素一样修饰蛋白质。我们通过生化分子手段发现了LC3修饰蛋白质的现象,对LC3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TDP-LC/MS鉴定到了一系列的底物并绘制了LC3化修饰图谱,我们发现LC3主要参与转录、翻译、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并且挑选了Top20 list中的一个底物HIDE1进行研究。我们通过LC3ylation site LC/MS在HIDE1上鉴定到LC3化修饰位点。通过对HIDE1的LC3化修饰功能研究发现它发挥着自噬以外的功能,在线粒体的形态与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还对其机制进行了更详细的解析。

      非常荣幸能够再次获得Poster Day的十佳墙报奖,在此非常感谢刘伟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全体实验室成员的讨论与帮助。同时,感谢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老师们的帮助,感谢基础医学院提供的墙报展平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机会。最后,衷心祝愿基础医学院在未来蓬勃发展,人才济济!


墙报题目:Tumor-polarized GPX3+AT2 lung epithelial cells promote pre-metastatic niche formation

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 王紫欣
导师:曹雪涛

  20221113221930.png

王紫欣(左一)

       据报道,肺上皮细胞在肺部稳态中表现出免疫调节作用,也在肺转移中介导免疫抑制性PMN的形成。通过单细胞测序,我们确定了一个肿瘤极化的2型肺泡上皮细胞(AT2)亚群,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表达增加,IL-10产量高,促进了肺部PMN形成。GPX3+AT2细胞通过稳定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促进HIF-1α诱导的IL-10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并增强了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从而介导其免疫抑制功能。此外,AT2细胞中GPX3的条件性敲除抑制了体内的肺转移。综上,我们的发现揭示了肿瘤极化的GPX3+AT2细胞在促进肺部PMN形成方面的作用,增加了对肺转移中免疫规避,并为干预肿瘤转移提供了潜在的目标。

       感谢曹教授即使是凌晨也会及时回复课题汇报,循循善诱,条分缕析;感谢团队为本课题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支持和平台保障,也感谢自己的坚持。


墙报题目:AMER1 deficiency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by protecting metastasizing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from ferroptosis

肿瘤研究中心 雷思琴
导师:张红河

20221113221937.jpg

雷思琴(四排左三),张红河教授(一排左六)

       铁死亡作为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然而,铁死亡与肿瘤转移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结直肠癌中具有较高截短突变的AMER1基因是铁死亡的关键调控因子,其通过与SLC7A11和FTL相互作用并招募E3连接酶促进SLC7A11和FTL泛素化降解而诱导铁死亡。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AMER1缺失的肿瘤细胞通过抵抗铁死亡来提高其在血液高氧化应激环境中的存活,导致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该研究揭示了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新机制并为将来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在此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红河教授和来茂徳教授,感谢实验室全体老师和小伙伴们的帮助,最后感谢各位老师们的认可,祝基础医学院Poster Day越办越好。


墙报题目:Systematic analysis of Trp53 function at single-cell multi-omics landscape scale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王昕茹
导师:韩晓平
20221113221944.png
王昕茹(左二),韩晓平教授(右二)    

       抑癌基因Trp53自1979年被发现以来,赢得了生命科学领域广泛的关注。研究者发现,Trp53编码的p53蛋白具有强大的中枢调控能力,能够响应各种外界信号,介导种类繁多的转录反应,从而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细胞命运的走向。这种复杂性也造就了p53相关机理的透彻研究的异常的困难。目前,人们对于Trp53调控层面的绝大部分的研究仅局限于少数的细胞系,并且,Trp53谱系特异性的功能尚未得到全面的解读。因此,我们通过单细胞多组学技术,高精度系统性地绘制了Trp53敲除(KO)小鼠模型的主要组织器官的细胞图谱。我们表征了18个Trp53缺失组织的转录特征,并揭示了不同细胞谱系的遗传网络的转变过程。此外,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我们研究了Trp53调控背后的潜在逻辑,并预测了更为全面的各个谱系的Trp53功能靶点。总而言之,这种研究策略将我们对基因功能的理解推向了更为完整的生物体层面,并为KO小鼠模型图谱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准则。

       非常感谢我的导师韩晓平教授和郭国骥教授在本课题开展过程中的指导和关心,也很感谢实验室小伙伴们的帮助和支持。愿大家未来一切顺遂,万事胜意,也祝福继续从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我们,以求是为本,术业专攻,矢志不移,博通群策,得觅天地之无尽藏也,不负流光。


墙报题目: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Arabidopsis auxin transporter PIN3

系统医学研究中心 苏楠楠
导师:郭江涛
20221113222012.png
苏楠楠(左二),郭江涛研究员(左四)

       本研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拟南芥PIN3(AtPIN3)未结合配体状态、底物IAA结合状态和抑制剂NPA结合状态下的三个高分辨率结构。同时建立了体外放射性3H-IAA转运体系,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阐明了AtPIN3对IAA的识别和转运机制以及NPA的结合和抑制机制。基于结构和活性分析,提出了PIN介导生长素转运和NPA抑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分子机制。这项工作不仅阐明了人们长久以来期待的PIN介导生长素转运的分子机制,而且将有助于进行作物改良,指导新型PIN抑制剂的开发。这些抑制剂既可作为生长素极性运输机理研究的工具,也可作为农业除草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非常荣幸获得2022年基础医学院的十佳墙报奖。在此,非常感谢郭江涛老师、杨帆老师以及湖北大学的吴姗老师对本研究的指导与帮助,感谢实验室各位同学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十分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墙报展学习交流的平台。


墙报题目:Depletion of Lrrcn reprograms pancreatic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promotes anti-tumor immunity

肿瘤研究中心 陈浪
导师:刘云华
20221113222019.png
陈浪(左三),刘云华研究员(左四)

       胰腺癌具有“癌王”之称,其5年生存率仅为5-10%。因其高度抑制性的免疫微环境使之对当下几乎所有治疗手段均不响应,是临床治疗的巨大挑战。因此,筛选和开发新的治疗靶点是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CRISPR体内筛选,我们发现单次跨膜蛋白LRRCN是影响胰腺癌免疫逃逸的关键因素,目前其在肿瘤中的角色仍知之甚少。数据库分析发现,LRRCN在泛癌中异常扩增,其高表达与病人预后呈负相关。体内实验表明Lrrcn 缺失会抑制肿瘤在免疫完全鼠的生长但不影响其在免疫缺陷鼠的生长;肿瘤微环境分析发现,Lrrcn 缺失会重塑免疫抑制性微环境,而过表达则有相反的表型。综上,本研究表明Lrrcn 主要参与重塑胰腺癌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潜在新靶点,其具体调控机制仍在探究中。

       非常感谢基础医学院各位老师对我们研究成果的认可与鼓励,感谢我的导师刘云华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支持,感谢实验室全体成员的帮助与付出,感谢Poster Day活动给予大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祝愿浙大基础医学院发展越来越好!


墙报题目:The sleep-promoting ascending neurons encode sleep pressure and regulate sleep homeostasis in Drosophila

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 叶文静
导师:郭方 
20221113222027.png
叶文静(后排左二),郭方教授(前排左三)

       本研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来解析调控睡眠稳态的神经回路。我们使用了一系列新型的遗传工具鉴定出编码果蝇睡眠压力的一簇上行神经元,并通过活体钙成像偶联运动装置,证实了该上行神经元的自发钙活性水平与果蝇的运动/睡眠状态紧密相关。这一特性与哺乳动物脑中调控睡眠稳态的腺苷功能相似,反映了睡眠稳态机制的相对保守性。此外,该上行神经元通过整合肢体运动导致的睡眠压力,上行抑制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来触发睡眠。该研究挑战了果蝇脑中的扇形体(dFBs)是睡眠稳态中心这一经典结论,并发现位于胸腹神经节的上行神经元也能自下而上的调控果蝇大脑活性从而维持睡眠稳态。

       本课题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郭方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实验室全体成员的帮助,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