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程组

来源 : admin     发布时间 :2010-05-05    浏览次数 :27295

 

 一、课程组负责人简介

张咸宁教授,生化与遗传学系副主任,省151人才第二层次人员,学术兼职为中华医学教育学会生物学组华东区委员等。主编、参编十几部教科书,2009年主编了国内第一本双语版《医学遗传学》教材(改编自“Thompson & Thompson Genetics in Medicine,7th ed”,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已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上发表教学论文6篇。主要科研方向:疾病基因组学(疾病易感基因的定位、克隆、突变分析和功能研究)。

 
 二、 课程组师资队伍组成

课程组现有教师6名,其中教授3名(张咸宁、祁鸣、金帆)、讲师3名(俞萍、闫小毅、杨月红)。
主讲教师3名(张咸宁、祁鸣、金帆),普通教师3名(俞萍、闫小毅、杨月红),教学秘书为俞萍老师。

 
 三、 课程组目前承担课程

主要承担八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和国际留学生班的《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医学》、《临床遗传学》课程以及硕、博研究生的《医学分子遗传学》课程等的教学工作。

 
 四、 课程组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

1、 编写和出版的教材
课程组教师已主编出版了3本教材:《医学遗传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医学遗传学实验和学习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医学遗传学》(“Thompson & Thompson Genetics in Medicine,7th ed”双语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参编了包括卫生部五年制全国统编教材《医学遗传学》(第5版)在内的十几部学科相关教材、学习辅导材料。
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课程组曾承担浙江大学教改项目:“《医学遗传学》多媒体课件的编制”(负责人:俞萍)。
3、 教改项目
近几年来承担的教改项目如下:
(1) 浙江大学2007年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医学遗传学”(负责人:张咸宁)。
(2) 浙江大学2007年国家理科基地建设项目:“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研究”(负责人:张咸宁)。
(3) 浙江省2009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医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践研究”(负责人:张咸宁)。
4、 教学研究论文
近几年来,已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
(1) 张咸宁,邵吉民,李继承。医学本科生应加强现代分子医学科研理念的训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7-8,13。
(2)张咸宁,俞萍,祁鸣,杨月红,闫小毅,金帆。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浅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8-19。
5、 获奖情况
近几年来,获教学奖励1项:
(1)张咸宁,邵吉民,李继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基础医学教育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基础医学教育研究会第六次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医学本科生应加强现代分子医学科研理念的训练”。(2006年11月22日)

 
 五、 本课程组特色和创新

多年来,“医学遗传学课程组”承担了浙江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和国际留学生班的《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医学》和《临床遗传学》课程以及硕、博研究生的《医学分子遗传学》课程等的教学工作。近年来,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突出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的特色,并定期举办医学遗传学国际性研讨会暨短训班,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国内外同行的赞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9年,张咸宁、祁鸣教授等主编了国内第一本双语版《医学遗传学》教材(改编自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均采用的国际著名教材“Thompson & Thompson Genetics in Medicine,7th ed”,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该双语教材的出版,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医学遗传学课程双语教学、英语教学的开展。
课程组已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医学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已聘请“医学遗传学之父”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Arno Mutolsky教授和“线粒体遗传学之父”、美国科学院院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Douglas Wallace教授为本学科客座教授,《Genetics in Medicine》杂志的主编、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James Evans教授曾亲临浙江大学为“双D班”(PhD & MD)学生讲授《医学遗传学》课程。
本着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课程组积极开展了多种遗传病的分子遗传学、产前诊断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等研究工作,并在全国独家开设了“基因门诊”(祁鸣教授)。课程组已将2项科研成果(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转化为本科教学的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成效显著,深受医学生的欢迎。
目前,课程组正深入强化教学改革,以适应与国际一流医科院校接轨的新时期Block-Based Medical Education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