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赵阳,2022年3月加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双聘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为非经典模式动物的长寿抗癌机制和转座子在衰老和癌症中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和PNA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读博期间最困难的事情是实验失败或者实验结果推翻之前自己的假说。生物医学相关实验由于其复杂性、实验周期长、影响因素多且不可控,时常会出现结果无法重复,甚至两次实验结果相反的情况。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在读博的一个阶段,我在做一项新的实验,每个周期要一个星期左右,而只有最后一步才知道成败,时常会在一个周期的最后一天夜里1-2点在仪器中看到阴性结果,当时心情可以用“万念俱灰”形容,因为这意味着又要重复一个星期的整个实验,而且课题进展也会被拖延。后来实验室该技术逐渐成熟,课题进展就顺利很多。因此,研究生尽快熟练掌握课题所需核心技术对课题的进展和完成至关重要。
我投身基础研究是出于兴趣、好奇心以及对自身智力/能力挑战的想法。基础研究是对当前人类认知边界的突破。在从事科学研究中,能给我带来最大快乐的是得到有意思的研究结果。论文发表出来,让我最感到欣慰的不是它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而是我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问题的看法,这是最rewarding的。
选择研究长寿与抗癌的原因部分是出于机缘巧合。我博士期间的课题涉及到地下哺乳动物的低氧适应机制。后来通过文献阅读和合作交流,得知一些地下哺乳动物是天然长寿和抗癌的。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衰老一直被默认为自然发生的过程,是每个生物体都逃不脱的。但是有一些低等动物(如水母)可以无限再生且不发生衰老。在哺乳动物中,常年生活于地下的裸鼹鼠被称为“不老神兽”,因为作为一种小型啮齿动物,裸鼹鼠不仅有着超过30年的最大寿命,而且在生命最后阶段之前都不会表现出任何衰老表型。另一种地下哺乳动物盲鼹鼠也有着超过21年的最大寿命,而且有极强的抗癌能力。纵观整个动物界,不同物种的哺乳动物最大寿命从2年(一些小型啮齿动物)到211年(弓头鲸)不等,差异达到100倍。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衰老是每个个体必经的过程,为什么有些物种衰老的比另一些慢?它们的抗衰老和抗疾病机制是否能为我们理解衰老的本质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出于这种好奇,我选择了美国一个专门从比较生物学角度研究衰老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进行了研究方向的转换。关于研究生毕业是否需要出国做研究,我的建议是不要为了出国而出国,要了解自己的兴趣,以及国外哪些实验室的研究领域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我们从天然长寿和抗癌动物身上发现的机制并不限于这些物种本身,而是广泛适用于人或小鼠等模式动物。例如我们从盲鼹鼠中发现通过DNA去甲基化激活逆转座子可以清除过度增殖的细胞,贡献于盲鼹鼠的抗癌。我们进一步发现该机制在人类癌细胞和小鼠肿瘤模型中也有相似的作用,因此我们提出逆转座子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发挥作用。这提示了利用表观遗传干预和逆转座子“驯化”(domestication)等方式抑制衰老和肿瘤的可能性。我们近期未发表的工作显示地下生境适应和高分子量透明质酸有关,后者具有抗癌和抗衰老的作用,也和当下时兴的医美有相关性(透明质酸又名玻尿酸,是目前大量护肤品中包含的成分)。
我热爱古典音乐,平时会弹一点钢琴;在美国期间培养了一个新的爱好,即阅读各个领域科学家的英文原著(包括进化生物学、量子物理学、复杂性理论、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等方面)。这个爱好对我的专业也有重要的帮助:一是显著提升了英文写作能力。二是通过对科学史、科学思想的了解拓展了我的研究兴趣,并激发新的想法。
我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素养是坚持且不轻易退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吃苦耐劳、专业基础和思维方式可能都对做科研至关重要,但最终决定一个人在科研中做出突破性成果的是不因各种因素(包括实验中的挫折、家庭/经济因素、个人兴趣和三观的转变等)而轻易退出。这种坚持来源于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需要尽早培养。因此对于学生的培养,除了保障他们完成课题之外,很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激发他们追求科研的内在驱动力。
攻读自然科学博士是一个集中系统地训练解决问题(trouble shooting)能力和抗压能力的阶段。这两种能力对于以后从事任何行业工作来说都很关键。因此学生在读博期间要摆正心态,不要轻易被负面数据(negative data)打败,认真分析找出原因,一步步推进课题前进。博士读下来自身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科学研究虽看上去辛苦,但它是通过延迟满足带来更高层次的智力上的享受。康德对“美”的其中一个定义是“无利益相关的愉悦”。科学研究符合康德定义中的“美”。